2024年8月25 日,为期五天的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,27款人形机器人亮相,创下了历史之最。它们展示了各自绝活,爬坡、搬货、分拣、洗衣服、做汉堡、踢足球,甚至跳“ 科目三”、弹奏扬琴、写毛笔字。
世界机器人大会创办于2015 年。过去9年,人形机器人都是大会的“配角”。从1975年第一台人形机器人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诞生算起,“人形机器人”从未真正走入产业。人们熟悉的机器人大多不是“人形”,比如酒店里的送货机器人、车厂的机械臂、内窥镜手术中的医疗机器人、扫地机器人。

曾经在机器人大会上亮相过的人形机器人也都是小尺寸,甚至是表演机器人,只能做固定动作,而这次亮相的27 款人形机器人是真正具有自主行动能力的机器人。
2022年,马斯克宣布将研发擎天柱机器人之后,掀起了这一轮人形机器人热潮。至少有10家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在2023年获得融资,一些上下游的机器人厂商也开始研发人形机器人,本次大会正是这些企业首次进行成果展。
最小的才两个月,年长的也不超过两岁,这些娃娃机器人正在尝试走出实验室。至少10家企业向南方周末记者明确表示,今年会有量产计划。按照他们的说法,2024年年底将有一大批机器人集中上市,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。